四川手机报,7000万人都在看。四川移动用户编辑121发到10658678可订阅《四川手机报-三农快讯》,报料热线(028)85175827。
★热点关注★
春耕春播由南向北全面展开
----
眼下,我国春耕春播由南向北全面展开。各地多措并举稳面积、提产能,有力有序推进粮食生产。
目前,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春管全面展开,东北地区正在备种备肥,西北地区春小麦开始播种,华南地区早稻陆续插秧。
今年,国家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实现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提供政策保障。目前,春耕生产进展顺利。(新闻联播)
★四川三农★
1、水产:四川水产产业种质资源得天独厚,全省自然分布有鱼类244种,还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种质基因库,目前已建立了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7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国家级31个省级9个。点击阅读>>详情(四川农村日报)
2、乡村旅游:以花为媒,四川各地正围绕赏花踏青为主的春日经济消费场景,发展低空赏花、花田火锅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出春菜采摘、非遗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新玩法。点击阅读>>详情(川观新闻)
3、绵阳:目前,安州区水果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量15.44万吨,年产值16.82亿元。该区正大力推广无人机在农药喷施、授粉、监测等方面运用,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四川日报)
4、泸州:在古蔺县茅溪镇,当地村民采用漂浮育苗技术,为高粱育苗。培育出的高粱苗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较传统育苗方式可以提前半个月至20天移栽。点击阅读>>详情(中国三农报道)
★全国三农联播★
5、会议:3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部党组会议,研究部署长江十年禁渔、村容村貌改善提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工作。会议要求,认真研究细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具体工作措施,谋划好“十五五”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提升村容村貌。(农业农村部网站)
6、农资保供:3月13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241家2025年农资保供重点企业名单。发挥重点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加快农资进店进村入户,确保春耕旺季农资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不误农时。(央视网)
7、猪价: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2月份全国猪肉价格连续4周下降。专家认为,近期供给宽松是猪肉价格持续低位的主要原因。随着市场对存量生猪的消化,以及政府对生猪养殖积极引导,接下来生猪供应存在收窄可能性。(国是直通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四川39个欠发达县域GDP总量破3000亿元,增速高于全省
----
2023年9月,四川启动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以超常举措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振兴发展。
工作启动以来,39个欠发达县域发展态势如何?3月13日,省统计局发布39个欠发达县域发展“年报”:2024年,39个欠发达县域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000亿元,达3146.9亿元,较上年增长6.1%,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追赶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点击阅读>>详情(四川日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路灯照亮回家路 看广安农村幸福“夜生活”
----
近年来,广安市不断聚焦“农村亮化工程”,围绕农村路灯规划建设、资金投入、长效管护等方面问题,于2019年制定“农村路灯安装五年计划”分批分段实施。2024年7月,实现全市农村路灯安装全域全覆盖。
今年,广安还将对300个村实行“补充安装”,织密农村路灯覆盖网,扩大群众受益面,凝心聚力,让老百姓幸福感更高、获得感更强、安全感更足。点击阅读>>详情(川观新闻)
★粮食生产★
成都春耕科技赋能 多措并举保丰收
----
春节过后,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各区(市、县)相继召开。目前,成都市小春粮食播种面积突破105万亩,其中小麦64.48万亩,同比增加2.6万亩,油菜稳定在139.76万亩。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成都市各区(市县)在物资储备、耕地保护、技术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点击阅读>>详情(人民日报客户端)
主办:四川省农业宣传中心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
编辑:刘瑞强
审核:袁芳、李思颖
责编:罗汉、徐振华
监制:戴杰帆、谭功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