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取消省重线?2025成都中考热点问题18问18答
s

1:今年中考报名已结束,如果错过了中考报名还能补报名吗?

如果考生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成都市中考报名,考生可以补报名,但是已经错过的考试或政策不再追溯执行(如4月举行的体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5月举行的指标到校生申报、道德与法治及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等将无法再追溯参加)。具体可咨询户籍或学籍所在地招考机构(即招办)。

2: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用处是什么?

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将在指标到校生推荐、部分项目班录取及第二批次录取时作为参考依据。录取结束后,将会把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提供给录取学校。

3:2025年中考时间如何安排?

640.png

4月:体育考试和理化实验操作考试

5月下旬:道德与法治、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6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等5科统一考试(中考)时间为6月13和14日

4:成都市高中招生如何分区域进行?

普通高中(含职普融通计划)招生实行分区域管理,未经批准,普通高中不得跨区域招生。全市共设17个招生区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共同组成1个招生区域(简称“5+2”区域),其余16个区(市)县各作为1个招生区域。

中职学校面向全市招生,由市教育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

五年制高职(含师范)面向全市招生,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录取。

5:2025年,“5+2”区域的招生政策进行了哪些优化?

2025年,成都市对“5+2”区域的中考招生政策进行如下优化:一是将第二批次和第三批次合并为一个批次,取消省重线,将中考分数线划定为普高线和职普融通线2条;二是投档模式由现行的分段投档调整为平行志愿投档;三是第二、第三批次合并后,第二批次志愿数增加为8个。其他招生区域的招生政策,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和公布。

6:2025年,“5+2”区域为什么要合并录取批次,取消省重线?

一是与高考接轨。我省高考本科批次设置也呈逐步减化、合并的趋势,2025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将合并为本科批。二是与成都实际情况相匹配。随着我市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2025年仅个别公办学校为非省级示范性普高招生学校。以省级示范性普高和非省级示范性普高招生计划作为省重线、普高线主要划线依据,分开划定差距不大,无实际意义。

7:2025年,“5+2”区域取消省重线后,原来以省重线为标准进行的录取将参照什么标准呢?

2025年,“5+2”区域划定的普高线和职普融通线预计于6月底公布。参与第二批次录取的所有普通高中(公办普高、民办普高、综合高中,含非“5+2”区域普通高中面向“5+2”区域的计划)均在普高线上投档录取,市级统分指标到校生中考升学成绩(不含政策加分)的最低分数要求为普高线。部分项目班按照普高线确定最低投档标准。综合高中、民办普高未完成计划征集志愿时执行职普融通线。

8:第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什么是平行志愿投档呢?

2025年,“5+2”区域将参考高考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第二批次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即:先根据考生调档分为依据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调档分相同时按照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比单科成绩等规则进行排序;再根据考生的志愿进行投档。我们专门制作了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解读视频,家长们可以点击查看(本篇文章前面视频部分)。

9:2025年,如何进行投档录取?

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实行“一依据一结合”,即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统一的远程网上录取平台进行。

“5+2”区域

“5+2”区域高中阶段学校统一录取按先后顺序分两批进行,被前面批次(类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以后批次(类别)录取。

第一批:按先后顺序分为7类,依次是第1类“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第2类“青少年航空实验班”;第3类“指标到校生”;第4类“足球预备队、排球预备队、篮球预备队”;第5类“艺体特长生”;第6类“面向成都市非‘5+2’区域招生计划”;第7类“项目班”,包括公办、民办普通高中项目班。

第二批: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职普融通班、中职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参与第二批录取的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均在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上投档录取;参与第二批录取的职普融通班计划均在职普融通班填报志愿指导线上投档录取。录取未完成计划的统一组织网上征集志愿,按志愿择优录取。征集志愿投档时,公办普高执行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民办普高、综合高中、职普融通班计划执行职普融通班填报志愿指导线。

其他招生区域

其他招生区域录取批次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统一的平台组织实施,其中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的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录取由成都市教育考试院组织实施。五年制高职(含师范)计划面向全市招生,单设志愿、同时填报,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录取。被不同招生区域高中学校按政策录取的学生,由学生及监护人自愿选择就读学校,并由最终就读学校为其注册学籍。

10:招生计划什么时间公布呢?

预计于5月底6月初,由市教育考试院公布全市公办民普通高中、职普融通、中职学校、五年制高职(含师范)等各类招生计划。查看方式有:①在“成都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上查看,②访问成都招生考试网官网:www.cdzk.com进行查询,③中考结束当天(6月14日)下午在考点门口领取纸质版《2025年普通高中报考指南》或《2025年中职学校报考指南》进行阅读。

11:2025年,考生什么时间填报中考志愿?

5月6日后:全市符合资格且有意愿的考生在平台填报指标到校生志愿。

中考后、通知成绩前:全市考生填报足球预备队、排球预备队、篮球预备队,项目班志愿;“11+2”区域考生填报“5+2”区域艺体特长生志愿。

通知成绩后:“5+2”区域考生在网上填报第二批次志愿;非“5+2”区域考生在网上填报“5+2”区域第一批次第6类“面向成都市非‘5+2’区域招生计划”志愿和第二批次中职学校志愿。

非“5+2”区域当地高中录取批次、各批次志愿个数及志愿填报时间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填报志愿截止时间后,一律不再填报,不得新增、更改、放弃志愿。

12:2025年,指标到校生大致工作安排?

全市指标到校生申报、审核实行统一时间、统一平台、统一流程。5月6日之后,全市各类指标到校生均通过登录www.cdzk.cn或www.cdzk.com,点击“成都市招生考试服务事项”进行统一申报。

13:今年民办普高校内指标到校生有哪些要求?

学校要求。原有享受校内指标生政策的民办高完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在同一宗土地由同一举办者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均可以享受此政策。

学生要求。学生需同时满足:一是学籍在本校;二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学校所在招生区域。

从2028年(即2025年入学的初一新生)起,民办校内指标到校生必须同时具备:一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二是实际就读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三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学校所在的招生区域。

14:民办初中学校学生是否可填报市级统分指标、区域指标?

民办初中学校可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市教育局提出申请,批准后参照属地公办初中学校执行指标到校相关政策。

15:今年集团办学的民办学校如何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到校生?

学校要求。同一举办者举办的民办普高可在成都市域内集团其他民办初中学校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学生要求。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是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二是实际就读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及以上。三是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的招生区域。

16:填报项目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设置初衷:项目班设置是为了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也是为了给有相应特长的考生打通一个升学通道。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填报项目班时,要根据考生的兴趣爱好、专业能力及发展愿望等因素综合考虑,慎重填报项目班志愿,而不是为了增加一次录取机会而填报项目班志愿。如果考生被项目班录取,但又无法适应项目班的学习,不利于考生发展。

填报时间:项目班志愿填报时间是在中考后、公布成绩前,志愿填报截止后,不得新增、更改、放弃。项目班录取是在第一批次录取,考生一旦被项目班录取,将不再参加后续录取,请考生和家长要慎重考虑,不能反悔。

录取条件:投档依据由各项目班招生高中学校确定,预计6月初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公布。家长可向项目班招生学校具体咨询。

17:今年还有集中咨询吗?

今年将继续开展全市普高招生集中咨询活动,同时进一步优化“中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免费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建议。

18:如果有违规情况如何反映?

2025年,市教育局将设置投诉举报二维码,畅通投诉渠道,坚决查处违规行为,切实规范招生秩序。

微信图片_20250312133732.jpg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彭小雅)

我要爆料
新闻排行榜

四川手机报刊例价PDF

四川手机报刊例价JPG

四川手机报联系方式

广告部热线:028-83206299

蜀ICP备12003267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