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手机报,7000万人都在看。四川移动用户编辑121发到10658678可订阅《四川手机报-三农快讯》,报料热线(028)85175827。
★热点关注★
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
日前,2025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报告提出,2025年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坚持以“五良”融合为牵引,持续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分类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常态化整治“大棚房”等违法占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1000个。新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县30个,确保全省生猪出栏稳定在6000万头以上。启动川种振兴三年攻坚行动。深入实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着力补齐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机、农村电商等短板,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新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新评定和升级一批星级园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供销社服务“三农”能力,更大力度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做好“土特产”提升附加值大文章,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培育畜牧万亿级产业链、粮油五千亿级产业链和蔬菜、水果、茶叶等8个千亿级产业链。高水平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更多收益留给农民。有序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探索跨乡镇、跨县域、跨流域土地整治。扎实推进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持续做好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共绘浙川“山海情”时代新篇。点击阅读>>详情(四川日报)
★四川三农★
1、水利:2月6日,四川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工程从向家坝水电站取水,向四川川南经济区引水。一期工程整体建成后,将保障254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和198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四川手机报)
2、广安:大雅柑是武胜县的特色水果。由于是晚熟品种,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种植户们立即开始给果树补肥补水。当地还组织各包乡技术员深入果园,指导种植户对果园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确保品质。点击阅读>>详情(央视农业农村频道)
3、攀枝花:2025年,该市将重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低收入群体托底机制、农村创富共同体、特色产业创富共同体等8项系统集成改革。(四川新闻联播)
4、柑橘:眼下正是晚熟柑橘春见(耙耙柑)口感最佳的季节。成都市蒲江县、眉山市东坡区、丹棱县等主产区的耙耙柑陆续开始采摘。由于产量下降等原因,今年产地耙耙柑价格明显上涨。精品果地头批发价已超4元/斤,较往年上涨30%。(川观新闻)
★全国三农联播★
5、小春田管: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春节期间雨雪降温天气对在田冬小麦、冬油菜生产总体有利。眼下,主产区正结合此次降水过程做好春管,落实抗旱防寒各项措施。今年,我国冬小麦种植面积在连续多年增加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目前苗情长势总体正常。正月十五过后,冬小麦将开始返青。(新闻联播)
6、化肥:目前,春耕备播工作正由南到北陆续展开。全国化肥产销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全力保障供应。我国每年消耗化肥5000多万吨,其中氮肥4000多万吨。煤炭是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材料。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增长1.3%。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为能源安全和化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央视新闻)
7、生态补偿: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24个省(区、市)建立了28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我国一半左右的森林、草原已纳入补偿范围,超2亿农牧民享受到补偿政策。(光明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筑牢发展“硬支撑” 会东谋划新举措
----
经济运行质效齐升、农业生产承压保稳、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市场消费持续向好……2024年,凉山州会东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91378万元、同比增长6.6%,首次迈上200亿元台阶。会东县农业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多样,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达107.99亿元,带动群众“钱袋子”越来越鼓。
2025年,会东县将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新(改)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高质量打造现代烟草、生猪、牛羊、果蔬、林业等5个十亿级以上优势产业集群,持续推动粮烟融合发展及新(改)建桑园工作,力争收购优质烟叶75万担以上、优质蚕茧2.2万担以上。(四川日报)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内江:今年将全面完成第三批267个村户属设施和院落公共区域改善任务
----
当前,内江各地正开足马力,多措并举奋力夺取“开门红”。聚焦农村面貌改善和一三产业互动,内江也做了明确规划。今年将全面完成第三批17个目标镇267个村(社区)67987户户属设施和790个院落公共区域改善任务,整体实现农村住房条件、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农村产业提质增效,乡风更加文明、治理更加有效。(四川农村日报)
★粮食生产★
绵竹:良种良法助力27万亩小麦安全越冬
----
今年小春生产季,绵竹市播种小麦27万亩、油菜10.8万亩。为保障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了川麦104、绵麦902等优良品种,以及小麦免耕带旋机播、小麦药剂拌种、油菜精量播种和飞机直播等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此外,当地还组织农技专家,指导农户做好肥水管控等田间管理工作,适时开展苗情长势和病虫害监测,确保今年夏粮丰收。(人民网)
主办:四川省农业宣传中心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
编辑:刘瑞强
审核:袁芳、李思颖
责编:罗汉、徐振华
监制:戴杰帆、谭功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