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假一赔十”“假一赔百”……商家此类承诺真的具有法律效力吗?最近,成都双流区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消费纠纷案件,判决贴假车膜的商家向车主退一赔十共12.1万元。法院为何这样判?来看律师解读。
商家承诺“假一赔百” 法院判决退一赔十
2020年8月,朱某某委托丈夫吴某某代为购买车膜。吴某某随后以1.1万元的价格与某汽车装饰部达成口头买卖合同,对方承诺所售产品为官方正品,同时展示了产品的“假一赔百承诺书”。一周后,车膜贴好,但吴某某并没有在官网上查到该款车膜的电子保单。双方协商后,将案涉车膜的一部分寄往官方质量检测中心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假货。因赔偿没谈拢,双方闹上法庭。车主朱某某要求对方解除合同、返还车膜款并支付车膜款的十倍赔偿。
双流法院经审理认为,在合同磋商、履行阶段,商家向朱某某一方出示并交付了“假一赔百承诺书”,基于该承诺双方才达成买卖合意。“假一赔百”应视为某装饰部自愿向朱某某作出的合法有效承诺,双方应受该条款的约束。本案中,某装饰部选择在没有销售资质的渠道购买案涉商品,具有过错。朱某某自愿将百倍赔偿降低为十倍赔偿,对因信赖而消费的朱某某以及整个市场秩序的诚信维护而言,十倍赔偿并不失其公平性。法院最终依法支持了朱某某的诉求,双方解除买卖合同,某装饰部需返还车膜款、支付赔偿金等共计12.1万元。
律师:商家承诺须兑现 但假一赔百略显夸张
四川原石律师事务所律师曾阳认为,经营者承诺“假一赔百”,目的是促进交易。为取信于消费者,就商品质量问题作出保证,自愿加重自己的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当有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时,即视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买卖合同成立,“假一赔百”也就成为了买卖合同承诺的构成部分,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然,律师也表示,商家做出的“假一赔百”甚至“假一赔万”的承诺略带夸张成分,法院在具体审理时会考虑赔偿的公平性,裁定适当的赔偿金额,一般不会判决商家赔偿一百倍或一万倍。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刘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