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11月23日,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隆昌铁陨石、大竹重庆鱼化石三件镇馆之宝同步与市民游客见面。

作为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成都自然博物馆耗时4年多建成,设计构思源自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脉相交所形成的独特地貌。空中俯瞰宛如白色巨石,山体的间隙形成开放公共空间,配以通透的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适逢工作日,但博物馆热度不减,仍有不少市民前来参观。位于二楼展区龙行川渝厅的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更是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目光,观赏的同时不时发出阵阵感叹。在1:1复原的马门溪龙身上,观众可以看到通过投影效果展示的骨骼、血管、内脏等,一旁的互动装置还可以让人体验“投喂”恐龙的乐趣。

据悉,成都自然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将填补成都没有大型自然博物馆空白,成为又一标志性文化地标。场馆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分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以及学术报告厅、4D影院等配套展教设施。未来,馆方还将继续深耕公众服务,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社教、研学、亲子活动,让公众获得更多深度沉浸式的体验。

参观提示:
1.市民游客可以通过“成都自然博物馆 成都理工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www.cdmnh.com两种方式预约参观。
2.成都自然博物馆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疫情防控要求,开馆试运行期间,严格控制人流量 ,入馆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根据国家相关疫情防控要求,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整),未预约观众不得入馆。
(川网传媒·四川手机报记者 徐浩煊 摄影报道)